今天是
当前位置:首页>>江检文化
读路遥的《人生》有感
时间:2019-04-26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   毕业后第一次一口气看完一本小说,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后,感觉意犹未尽,不单单为了看那些人物和情节,更想走近那个年代。

  文章开篇,路遥引用作家柳青的一段话:“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年轻的时候。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,没有岔道的。有些岔道口,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,事业上的岔道口,你走错一步,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,也可以影响一生。”让我又一次把回忆翻开,婚姻成为了这一路成长的标记,恍然之间,我已30岁,青春在我的生活里渐行渐远,却又总想在生活中抓住青春。

  清晰的记得2013年的一天,我带着未出生的孩子和朋友走进电影院,看了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,看后心情很沉闷,也许当时的自己是为影片中那一群人的结局难过,也许是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所感动,也许是在思考,我的青春将如何过得更有意义……朋友说,相比起电影,她更喜欢“致青春”的小说,不是因为拍的不够好,而是因为小说给出了一个还算完美的结局,电影里郑微在陈孝正和林静之间徘徊,爱情没有了归属感,而小说里的郑微避开陈孝正,嫁给了当上检察官的林静,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,一家三口过着安静平和的日子。记忆之所以能如此清晰,是因为那一年,我失去了15岁的表弟,花一样的少年,却在一场车祸中丧生,他美好的青春才要刚刚开始,现实却残酷的让他退场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不再有接受期待遇挫的勇气,都希望凡事有个美好的结局。无论哪个年龄阶段,我们都努力奔向平静细碎的幸福,哪怕很多时候没有得到满足,但还是一直向往。

 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修行,而人生的精彩之处和悲哀之处就在于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,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30岁后的自己,更愿意相信“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”,相信缘分,顺其自然。对于文中的主人公高加林,他选择的是要创造自己的命运,但他却迷失了自己的初心,一味追求虚荣,走了很多弯路,还让命运打了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
  《人生》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在那个狂暴的风雨夜,民办教师的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替了,全家非常难过,但生活不会让苦命的人太悲惨。此时,善良的姑娘巧珍深情的表白像在他受伤的心上贴了一块灵异的膏药,他放弃自己的理想,甘愿做一个农民。可当生活已回归平静时,意外的事情发生了,高加林的叔叔回到乡里当领导,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们家,给高加林在城里谋了个记者的工作,此时,高加林放弃的梦想又鲜活起来,但也迷失了,在缥缈中忘了自我,经历一番挣扎,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誓言,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。然而,生活也不会让幸运的人太圆满,有人举报了高加林进城的内幕,他们美好的爱情也随着他返回农村像空中的蒲公英,随风飘散,各自东西。但此时想回头找巧珍,巧珍却不再属于他。

  读完全书,我总觉得只要他不抛弃巧珍,不要跟黄亚萍在一起,就不会有人去举报,就不会有后面的事。也许他跟巧珍一起生活,他在城里工作,巧珍来城里做点小生意,生活依然过得很幸福。但当我跟老公谈起这个结局的时候,老公似乎觉得在高加林心中,他也有追求想象中爱情的资格,刚好那个人不是巧珍,而是黄亚萍。也许男人和女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吧!就像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段话:只要烛光燃起,你无法警告飞蛾,说危险、说灼伤、说前车之鉴……它是一定要扑上去的。爱情亦是如此,爱了就是爱了,也许高加林看到的黄亚萍刚好激起他心中美好爱情的欲望,他像那只飞蛾,是一定要扑上去的,不计后果。

  人们常说,浮得高,跌得重,无论到什么时候,做人的根本不能丢。在选择面前,没有对与错,只是我们是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。

  30岁的自己,感觉生活也不尽完美,但也因为这样,人生才变得惊喜,往后余生,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慢慢走,体验酸甜苦辣,同时也积极的为人生目标而奋斗,回首往事,心生感恩,无怨无悔。

  (文/陈雪娇)          

本院概况
12309检察服务中心
案件信息公开
检察长信箱
律师联络平台
检察新媒体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微博二维码
微博二维码
头条二维码
头条二维码
友情链接